“衣带渐宽终不悔,为伊消得人憔悴”出自宋代柳永的《蝶恋花·伫倚危楼风细细》,全词以登高望远为线索,抒发了词人对意中人的深深思念和执着追求。以下是具体解析:
一、原诗内容
```
伫倚危楼风细细,望极春愁,黯黯生天际。
草色烟光残照里,无言谁会凭栏意?
拟把疏狂图一醉,对酒当歌,强乐还无味。
衣带渐宽终不悔,为伊消得人憔悴。
```
二、诗句解释
上阕 “伫倚危楼风细细”:主人公独自倚靠在高楼上,细风轻拂,暗示其内心的孤寂与思念的绵长。
“望极春愁,黯黯生天际”:极目远眺,春愁如潮水般涌来,与天际的暮色融为一体,营造出一种压抑的氛围。
“草色烟光残照里,无言谁会凭栏意”:在草色朦胧、残阳如血的背景下,主人公独自凭栏,无人能理解他的心境。
下阕
“拟把疏狂图一醉,对酒当歌,强乐还无味”:想借酒消愁,但即使纵情歌舞,也难以驱散心中的忧愁,反而更显痛苦。
核心名句:
“衣带渐宽终不悔,为伊消得人憔悴”:
字面意思是:因思念对方而日渐消瘦,衣带宽松,但始终不后悔,甚至甘愿为这份感情耗尽心力。
深层含义:表现了主人公对爱情的执着与坚毅,即使付出巨大代价(如健康、容貌)也在所不惜。
三、创作背景
此词为柳永抒发离愁别绪而作,可能暗含其自身情感经历的投射。柳永一生多情,其词常表达对爱情、仕途的矛盾情感,此句正是其将个人情感升华为普遍人类情感的代表作。
四、文学地位
王国维在《人间词话》中称此句为“第二境”,与“昨夜西风凋碧树”的孤独感和“众里寻他千百度”的执着追求共同构成其境界体系,成为评价中国古典诗词的重要标准。
声明:
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