比喻不自量力去做办不到的事,必然失败的成语主要有以下两个经典例子:
螳臂当车
源自《庄子·山木》,原指螳螂用前腿挡车,比喻不自量力。后演变为成语,常用于形容力量悬殊的对抗行为,如“他以为单枪匹马能扭转战局,真是螳臂当车”。
蚍蜉撼树
出自唐代韩愈《调张籍》诗:“蚍蜉撼大树,可笑不自量。” 比喻力量微小却妄图动摇强大的事物,如“这些小公司妄图挑战行业巨头,简直是蚍蜉撼树”。
补充说明
两个成语均含贬义,强调对自身能力的过高估计;
常见搭配:
螳臂当车 → 自不量力
蚍蜉撼树 → 自不量力;
反义词:量力而行。这两个成语在语境中可互换使用,但“螳臂当车”更侧重行为的不合理性,“蚍蜉撼树”则更强调对强大力量的挑战。
声明:
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