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案桥梁网—你的文案搜索专家

文案桥梁网—你的文案搜索专家

"箪食壶浆"

59

"箪食壶浆"与"箪食瓢饮"并非同义成语,二者在含义和用法上存在明显区别:

一、核心含义差异

箪食壶浆

- 本义:

指古代百姓用竹制容器盛饭、用葫芦盛酒来欢迎军队或救济灾民的情景,强调"以食迎军"的军事行为。

- 引申义:可引申为群众对军队或贤者的热烈拥护。

箪食瓢饮

- 本义:

形容生活清贫,以竹制容器盛饭、葫芦盛水自给自足的状态,出自《论语·雍也》,特指颜回的安贫乐道。

- 引申义:常被用来比喻安于清贫、坚守节操的品德。

二、结构与用法区别

"箪食壶浆":动宾结构("箪食"、"壶浆"),强调行为主体(百姓)对客体(军队/灾民)的主动行为。

"箪食瓢饮":并列结构("箪食"与"瓢饮"),侧重描述状态而非行为,强调个体或群体的清贫生活方式。

三、使用场景对比

"箪食壶浆":多用于历史事件或军事场景,如"解放军胜利归来时,群众箪食壶浆相迎"。

"箪食瓢饮":多用于文学表达或人物事迹,如"颜回一箪食、一瓢饮,在陋巷仍保持乐道"。

四、总结

两者虽都包含"箪食"(盛饭)和"瓢饮"(盛水)的意象,但前者强调"以食迎军"的集体行为,后者突出"安贫乐道"的个人品格。因此,二者在语义上既非近义也非反义,而是分别从行为与状态两个维度表达相关概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