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西游记》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,以下是一些具体的例子:
比喻
“大捍刀,飞云掣电;楮白枪,度雾穿云。方天戟,虎眼鞭,麻林摆列;青铜剑,四明铲,密树排阵。”(运用比喻和排比,描写了孙大圣与十万天兵天将混战的激烈场面)
“雨是最寻常的,一下就是三两天,可别恼,看!像牛毛,像花针,像细丝,密密地斜织着,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。”(运用比喻,把春雨比作牛毛、花针、细丝,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雨细密、闪亮、绵长的特点)
“那孙悟空的金箍棒,粗得像擎天柱,一挥舞起来,仿佛能把天捅出个大窟窿来。”
“猪八戒的肚子大得像个圆滚滚的大酒桶,走路的时候一颤一颤的,好似装了满满一肚子的西瓜。”
“妖怪们的洞府,黑得像墨水泼过的夜,阴森森的,仿佛是死神的游乐场。”
拟人
“等到快日落的时候,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,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,微微露出点儿粉色。”(运用拟人,把夕阳斜照下粉色的薄雪人格化,生动形象地写出雪色的娇美和小山的秀丽)
“叶子妹妹说:‘太阳公公……’”(拟人句)
夸张
“他就长的高万丈,头如泰山,腰如峻岭,眼如闪电,口似血盆,牙如剑戟”(夸张地描写孙悟空的外貌)
“(牛王)现出原身,一只大白牛,头如峻岭,眼若闪光,两只角似两座铁塔”(夸张地描写牛王的外貌)
“慌得那八戒战战兢兢,伏之于地,把嘴拱开土,埋在地下,却如钉了钉一般”(夸张地描写八戒的恐惧)
排比
“那四大天王收兵罢战,众各报功:有拿住虎豹的,有拿住狮象的,有拿住狼虫狐骆的,更不曾捉着一个猴精。”(排比句,描写四大天王收兵罢战后,各路天兵天将的战绩)
对偶
“观音赴会问原因 小圣施威降大圣。”(对偶句,表达观音赴会询问原因,小圣施威降服大圣的情节)
对比
“真君赶到崖下,不见打倒的鸨鸟,只有一间小庙,急睁凤眼,仔细看之,见旗竿立在后面,笑道:‘是这猢狲了!他今又在那里哄我,我也曾见庙宇,更不曾见一个旗竿竖在后面的。断是这畜生弄谊!他若哄我进去,他便一口咬住。我怎肯进去?等我掣拳先捣窗棂,后踢门扇!’”(对比句,通过对比真君的观察和判断,揭示出孙悟空的狡猾)
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,使得《西游记》中的描写更加生动形象,增强了小说的艺术感染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