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《白鹿原》中的关中方言,以下是具体举例及解析:
一、特色动词
晊(xiǎng) 表示“吃”的动作,如“吃饭”读作“白晊了”,是关中方言中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用词。
拾掇(shi due6)
表示“收拾、修理”等含义,例如白孝文说“我把他拾掇了”,指整理或训诫。
谝(pian)
指“聊天、谈心”,如“我喝酒跟朋友谝一谝”,体现关中人直爽的交流方式。
二、语气词
“哩”
在关中方言中应用广泛,可表示感叹、疑问、强调等语气,相当于普通话的“了”“呢”等。例如:
感叹:“正说着哩!”(相当于“正说着呢!”)
疑问:“价官还没说死撂倒哩!”(相当于“价官还没说死呢!”)。
三、称谓语
“娃”
常用作对孩子的爱称,如“黑娃”“灵灵娃”,体现关中人含蓄而深情的表达习惯。
四、其他典型词汇
时间名词: 后晌(下午)、晌午(正午)、黑间(夜晚)。 特殊表达
结束语:“毕咧!毕毕的咧—”(相当于“完了,彻底完了”)。
责备语:“你张的不行!”(意为“你张得太过分了”)。
五、文化背景补充
关中方言在小说中不仅是语言表达,更承载着地域文化。例如,婚丧嫁娶称为“过事”,体现了关中人对传统习俗的重视。通过这些方言词汇,读者能更直观地感受到白鹿原地区深厚的民俗底蕴。
以上举例均出自陈忠实的《白鹿原》,该书通过方言的运用,成功塑造了鲜活的人物形象,并展现了关中平原的独特风土人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