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七年级语文中感官描写的句子,综合搜索结果整理如下:
一、视觉描写
白居易《钱塘湖春行》
“乱花渐欲迷人眼,浅草才能没马蹄。”
通过“乱花”“浅草”的视觉意象,展现春日西湖的繁茂与生机。
杜牧《山行》
“停车坐爱枫林晚,霜叶红于二月花。”
以“霜叶”的红色与春花对比,突出秋日山林的独特美感。
王安石《梅花》
“墙角数枝梅,凌寒独自开。遥知不是雪,为有暗香来。”
结合视觉与嗅觉描写,表现梅花的清雅与幽香。
二、听觉描写
孟浩然《春晓》
“夜来风雨声,花落知多少。”
通过“风雨声”营造春夜氛围,引发对自然现象的联想。
志南《绝句》
“沾衣欲湿杏花雨,吹面不寒杨柳风。”
以“杨柳风”的轻柔声音,传递春日温暖与生机。
三、触觉描写
志南《绝句》
同上,杨柳风的轻抚感通过触觉隐喻表现。
王安石《梅花》
“梅须逊雪三分白,雪却输梅一段香。”
虽为视觉与嗅觉结合,但“梅须逊雪”隐含触觉上的清冷对比。
四、嗅觉描写
王安石《梅花》
“遥知不是雪,为有暗香来。”
通过“暗香”突出梅花清幽的嗅觉体验。
其他示例
- 梨花香气:“嗅一下梨花,只觉全身都浸透了梨花的圣洁清香。”
- 咖啡豆香:“咖啡原始的那股味道,刚被磨过的咖啡豆还带着浓浓的豆香。”
五、味觉描写
白居易《问刘十九》
“绿蚁新醅酒,红泥小火炉。晚来天欲雪,能饮一杯无?”
通过“新醅酒”的甘醇口感,烘托冬日温酒的温馨。
六、多感官结合示例
苏轼《定风波》
“雨洗娟娟嫩叶光,风吹细细绿筠香。人闲桂花落,夜静春山空。”
结合视觉、嗅觉与听觉,展现雨后春山的静谧与美好。
以上句子均出自初中语文教材或经典诗词,通过感官描写使景物更生动。建议结合生活体验进行仿写练习,以加深对感官描写的理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