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回延安》是现代诗人贺敬之采用陕北民歌“信天游”形式创作的作品,通过这种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体裁,抒发了诗人对延安的深厚情感。以下是关于信天游形式及诗中修辞手法的综合分析:
一、信天游形式特点
结构特点 信天游通常为两行一节,每节押韵,节奏自由灵活。一节可独立表达完整意思,也可由多节组合成完整篇章。
语言特色
- 调子自由,单纯易唱,常转韵。
- 使用比兴叠字和衬字,增强音乐性和抒情性。
二、诗中主要修辞手法
比喻
- “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,红旗飘飘把手招”:将自然景物(杜甫川、柳林)与人文元素(红旗)人格化,表现诗人重归延安的喜悦。
- “双手搂定宝塔山,满窑里围得不透风”:通过夸张手法表现对宝塔山的依恋。
拟人
- “母亲延安换新衣”:将延安比作母亲,表达对延安的眷恋与感激。
- “羊皮袄里藏着千年流行曲”:赋予传统民歌以时代感,体现延安文化的传承。
夸张
- “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,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”:用夸张手法展现延安变化之巨大,抒发现代人对故土的深情。
排比
- “一条条街道宽又平,一座座楼房披彩虹;一盏盏电灯亮又明,一排排绿树迎春风”:通过排比增强画面感,凸显延安的崭新气象。
三、其他艺术特色
比兴结合: 诗节首句多用比(如“双手搂定宝塔山”)或兴(如“羊皮袄里藏着千年流行曲”),自然引出下文。 情感表达
通过信天游形式与多种修辞手法的结合,贺敬之成功塑造了具有时代特色的诗歌,成为现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