赤壁之战发生在东汉末年,即公元208年,是 孙权、刘备联军在长江赤壁一带大破曹操大军的一场著名战役。这场战役以少胜多、以弱胜强,标志着中国军事政治中心不再限于黄河流域,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。
战役背景是曹操在统一北方后,企图南下统一全国。面对曹操的强大攻势,孙权决定联合刘备共同抗击曹操。孙权任命周瑜为大都督,率精兵三万与刘备的两万人马一起进驻长江南岸的赤壁,与江北曹军对峙。
曹操的船队因多为北方士卒,不习水战,为了克服这一弱点,将舰船用铁链首尾相连,人可在船上行走如履平地。然而,这一举措也为后来的失败埋下了隐患。
黄盖向周瑜献上火攻之计,并自告奋勇前往曹营诈降。黄盖准备了数十艘装满易燃物的战船,在一个刮着东南风的日子里,率船驶向曹军。曹军以为黄盖来降,毫无防备。当黄盖的船只靠近曹军水寨时,他下令点火,火船借着风势冲入曹军阵营,瞬间火势冲天,曹军的舰船纷纷起火,大火迅速蔓延。
孙刘联军趁机发动攻击,曹军大败。曹操率领残部向江陵方向撤退,途中又遭遇了孙刘联军的追击和堵截。在华容道,曹操的军队遭遇泥泞道路,行动迟缓,又遭到关羽的伏兵拦截,曹操以旧情说服关羽放行,才得以逃脱。
赤壁之战的胜利,使孙刘双方开始发展壮大各自势力,刘备向孙权借荆州后实力迅速壮大,进而谋取益州,孙权屡次亲率大军进攻合肥,数战不利,损兵折将。这场战役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,标志着中国军事政治中心不再限于黄河流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