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基本格式结构
称呼 顶格写被留言对象,通常在姓氏后加尊称(如“李老师”“张师傅”“小明同学”),后接冒号。
正文
- 空两格开始,另起一行
- 清晰陈述事件要素:
- 时间(年/月/日)
- 地点
- 人物
- 事件内容
- 若需面谈,需补充具体时间、地点。
落款
- 署名:写全名(正式场合)或姓氏+日期(熟悉人)
- 日期:右下角顶格书写年/月/日。
二、格式注意事项
顶格与空格
- 称呼需顶格书写,正文从第二行空两格开始。
人称代词转换
- 叙述中用“你/他/她”的内容需改为“我/你/他”。
语言规范
- 保持简洁明了,避免冗长复杂的表述。
三、示例参考
示例一:告知归期
```
爸爸妈妈:
我去王朋同学家玩了,晚6点准时回来。请不要担心。
示例二:变更约定
```
祥民同志:
原定4月10日见面,但因实验室工作推迟至4月11日上午8时,请准时到达中原大厦401房间。
示例三:紧急情况说明
```
爸爸、妈妈:
下午4点赵奶奶病重,我已送医,无法回家。请你们放心。
```
四、易错点提示
称呼错误: 避免使用“你”等第二人称,应改为“我”; 信息不全
署名模糊:正式场合建议写全名,熟悉人可简化。
通过规范书写,可确保信息传达清晰,避免误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