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年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古文主要包括以下内容:
一、必背古诗文
《杨氏之子》 原文:
孔君平诣其父,父不在,乃呼儿出。为设果,果有杨梅。孔指以示儿曰:“此是君家果。”儿应声答曰:“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。”
译文:孔君平来访其父,父亲不在家,便叫孩子出来。他摆上水果,其中有杨梅。孔君平指着杨梅说:“这是你家的水果。”孩子马上回答:“我没听说过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。”
出处:《世说新语·言语》
《自相矛盾》 原文:
楚人有鬻盾与矛者,誉之曰:“吾盾之坚,物莫能陷也。”又誉其矛曰:“吾矛之利,于物无不陷也。”或曰:“以子之矛,陷子之盾,何如?”其人弗能应也。 - 译文:楚国有个人卖盾又卖矛,夸耀盾坚固无比,矛锋利无物可刺。有人问他:“用你的矛刺你的盾会怎样?”他无言以对。 - 出处:《战国·韩非子·难一》
二、其他古诗补充
《夏日田园杂兴》(范成大):描述农村夏日景象,如“童孙未解供耕织,也傍桑阴学种瓜”
《稚子弄冰》(杨万里):通过小孩玩冰的趣味场景,展现童真,如“稚子金盆脱晓冰,彩丝穿取当银钲”
《村居》(辛弃疾):描绘乡村生活,“茅檐低小,溪上青青草。最喜小儿无赖,溪头卧剥莲蓬”
《浪淘沙》(刘禹锡):以黄河奔涌为喻,抒发现代人胸怀,如“九曲黄河万里沙,浪淘风簸自天涯”
三、学习建议
理解背景:结合历史背景理解古诗文,如《杨氏之子》反映魏晋时期名士风度,《自相矛盾》体现战国时期思想碰撞。
反复诵读:通过反复诵读感受文言文节奏,如《夏日田园杂兴》的平仄韵律。
联系生活:将古诗文与现代生活对比,如《稚子弄冰》中童年的创造力。
以上内容综合自部编版教材及权威资料,建议结合课后注释和译文进行系统学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