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案桥梁网—你的文案搜索专家

文案桥梁网—你的文案搜索专家

世人评价苏轼和柳永的词?

59

苏轼和柳永都是宋代著名的词人,他们的作品风格迥异,但都在词的发展史上做出了重要贡献。

苏轼的词评价

苏轼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,他的词作大气豪放,被世人高度评价。苏轼不仅欣赏柳永的才华,还对其词作给予了高度评价。特别是柳永的《八声甘州》,苏轼认为其中“渐霜风凄紧,关河冷落,残照当楼”这句词“不减唐人高处”。苏轼在理论上破除诗尊词卑的观念,认为诗词同源,本属一体,词“为诗之苗裔”,诗与词虽有外在形式上的差别,但它们的艺术本质和表现功能应是一致的。因此,他常常将诗与词相提并论,为词向诗风靠拢、实现词与诗的相互沟通渗透提供了理论依据。

柳永的词评价

柳永属于婉约派,他着力将笔调伸向平民和妇女的内心世界,通过通俗的语言表现世俗化的市民生活。柳永的词在语言表达上坦率自然,没有矫揉造作,充分运用现实生活中的日常口语和俚语,表现得生动活泼,这在宋词历史上开了一个先河。柳永善用简单的意象将情感表达出来,如“寒蝉凄切,对长亭晚,骤雨初歇”和“今宵酒醒何处?杨柳岸,晓风残月”。他的词音律也十分优美,虽然今天我们已经无法复原当时词人写词的曲调,但通过朗读也不难发现柳永词旋律的优美动人。

苏轼与柳永的比较

苏轼和柳永的词作风格迥异,但各有千秋。苏轼的词作在豪放派中独树一帜,而柳永的词作则在婉约派中开创了新的境界。苏轼在玉堂署任职时,曾问一个幕僚他的词和柳永相比较如何,幕僚回答说:“柳永的词只适合十七八岁的少女,拿着红牙板,唱‘杨柳岸晓风残月’;您的词须要山西大汉,铜琵琶和铁绰板伴奏,唱‘大江东去’”。这个比喻形象地说明了他们词作风格的差异。

总结

苏轼和柳永都是宋代词坛上的杰出代表,他们的词作在风格和题材上各有特色。苏轼的词作大气豪放,具有深刻的人生哲理和哲理意蕴,而柳永的词作则婉约细腻,善于通过通俗的语言和优美的音律表达情感。尽管他们的词作风格不同,但都在词的发展史上做出了重要贡献,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