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师主体性和示范性是教师劳动的两个重要特点,它们有以下区别:
主体性
定义:主体性强调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,教师自身可以成为具有影响力的榜样。
表现:教师通过自身的知识、智慧、品德等直接影响学生,教师所使用的教具、教材也必须为教师自己所掌握,才能向学生传授。
角度:从教师的角度来看,主体性体现了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。
示范性
定义:示范性强调教师对于学生具有示范和榜样的作用,教师的言行举止会成为学生仿效的对象。
表现:教师的言行举止,如人品、才能、治学态度等都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对象,学生具有向师性,模仿教师的行为。
角度:从学生的角度来看,示范性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影响,学生向教师学习,教师要成为学生的榜样。
建议
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,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:
发挥主体性: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,以更好地影响和引导学生。
树立示范性:教师应以身作则,言行一致,成为学生心目中的榜样,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成长和发展。
通过以上分析,我们可以看到,教师主体性和示范性相辅相成,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。
声明:
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