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表是反映学生思想品德、学业水平、身心健康、艺术素养、劳动与社会实践等方面表现的综合评价材料,主要用于高校招生、评优评先等。以下是具体填写指南:
一、基础信息部分
基本信息 包括姓名、性别、出生年月、民族、家庭出身、籍贯、家庭住址、政治面貌(党员/团员/群众)、联系方式等。
学业与纪律
- 学业水平: 记录体育与健康、艺术、通用技术、理科实验等学科的合格/不合格情况。 - 行为规范
二、核心素养维度
道德修养
- 遵纪守法、尊敬师长、团结同学、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等。
文化素养
- 学习态度(主动学习、独立思考、合作探究)。
- 学科竞赛获奖情况(校级及以上学科竞赛名称、时间、名次)。
身心安康
- 体质健康(体育成绩、是否参加校运会等)。
- 心理素质(抗挫折能力、情绪管理)。
艺术素养
- 艺术活动获奖情况(音乐、美术、舞蹈等)。
劳动与社会实践
- 参加公益活动次数、社会实践项目及成果。
三、自我评价与推荐意见
自我评价
- 按照评价维度总结三年表现,突出优势学科、获奖经历及成长亮点。
- 示例:“高中三年,我积极参与数学竞赛,获省级奖项3项;担任班干部期间,组织班级活动10余次,提升团队协作能力。”。
推荐意见
- 邀请班主任、任课教师或社区工作者撰写1-2段评价,需结合学生日常表现、竞赛获奖等具体事例。
四、注意事项
格式规范
- 使用五号宋体字,行距1.5倍,确保内容清晰可读。
- 全省统一模板,各地不得擅自更改表格样式。
时间节点
- 2026年及以后毕业的学生需填写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结果、社会实践等项。
内容真实性
- 所有信息需与学籍档案、获奖证书等材料一致,建议提前准备相关证明材料。
通过以上步骤,可系统梳理学生综合素质表现,为高校招生提供全面参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