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案桥梁网—你的文案搜索专家

文案桥梁网—你的文案搜索专家

奋楫笃行

59

“奋楫笃行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其出处可综合以下文献和语境进行说明:

一、核心词义解析

奋楫

源自《劝学》:“吾尝终日而思矣,不如须臾之所学也;吾尝跂而望矣,不如登高之博见也。”(荀子)原指奋力划桨,后比喻努力奋斗、积极进取的精神。

笃行

出自《礼记·中庸》:“儒有博学而不穷,笃行而不倦。”(李贤注)指广泛学习、谨慎思考并切实实践,强调知行合一。

二、完整出处

“奋楫笃行”最早见于《大学》:“ 奋楫笃行,臻于至善”(朱熹注)。该句意为通过努力奋斗和持续实践,达到完美的境界。

三、相关典故与背景

《大学》:

作为儒家经典,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实践路径,“奋楫笃行”是其倡导的积极入世态度的体现。

《劝学》:荀子在此书中主张“学不可以已”,“奋楫”呼应其“登高而招”的实践精神。

四、其他相关表述

“笃学力行”:河北省纪委监委网站收录的成语,与“奋楫笃行”并称,强调学习与实践的结合。

综上,“奋楫笃行”以划船喻指奋斗,以“笃行”强调行动力,二者结合形成积极进取的哲学思想,既源于《大学》的修身理念,也受《劝学》实践精神的启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