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“文以载道,歌以咏志,学以致用”这一表述,可拆解为以下三个部分进行解释:
一、文以载道
核心含义 文章的本义是“承载道理”,即通过文字阐明思想、传播理念。 - 出处:
北宋理学家周敦颐在《通书·文辞》中提出“文所以载道也”,强调文章的社会教化功能。
引申意义
文学作品不仅是思想载体,还通过艺术手法影响社会意识,如抨击不良风气、传递真善美价值观。
二、歌以咏志
核心含义
诗歌通过艺术形式表达诗人的情感、志向或社会理想。 - 出处: 与“文以载道”并称中国传统美学模式,强调文学作品应承载作者的精神追求。文化背景
该表述与“诗言志”相呼应,共同构成中国古代文论中“文”与“道”的互动关系。
三、学以致用
核心含义
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将知识应用于实际,解决现实问题。 - 出处: 宋代李新在《为有源头活水来》中提出“学以致用”,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。现代意义
该理念倡导知行合一,反对空谈理论,主张通过实践检验真理。
四、整体关联
文学与实践: 文以载道强调文学的社会功能,学以致用则要求理论服务于实践,二者共同推动文化传承与社会进步。 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
综上,这一表述体现了中国古代文论的核心思想,既强调文化产品的思想性,又注重其实践价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