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至死不懈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指对某件事或信念执着追求,至死方休,绝不松懈。其核心含义和用法如下:
一、基本释义
核心词义 - 至:
直到、直至;
- 死:极言时间之长,表示最终或极限状态;
- 不懈:松懈、放松。 整体理解为“直到死亡都不放松努力”的坚定信念。
比喻意义 该成语常用于形容对事业、理想或信念的执着追求,例如:
- 科学家为科研项目“至死不懈”;
- 革命先烈为理想“至死不懈”。
二、出处与例句
出处:
该成语出自杨振宁的《邓稼先》,原文为“邓稼先继续他的工作,至死不懈,对国防武器做出了许多新的巨大贡献”。
例句:
1. 他一生致力于环保事业, 至死不懈地推动政策改革;
2. 运动员在赛场上 至死不懈,即使受伤也坚持完成比赛。
三、近义词与反义词
近义词:
鞠躬尽瘁、死而后已、锲而不舍。- 反义词:
懈怠、意志薄弱、半途而废。
四、使用注意
该成语含褒义,多用于褒扬坚定信念或奉献精神。例如,描述革命者时可说“革命先烈至死不懈”,而描述消极态度时则不适用。
综上,“至死不懈”通过极端的表述强化了坚持到底的信念,是汉语中表达毅力与决心的经典成语。
声明:
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