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考文言文知识点涵盖文言文基础、特殊句式、实词虚词等方面,具体要求如下:
一、文言文基础知识
实词积累 需掌握约120个常考文言实词,如“安”“之”“而”等。实词包括通假字(如“知”通“智”)、古今异义词(如“卒”读zú时意为“士兵”,读cù时意为“突然”)等。
虚词运用
理解“之”“而”“其”等虚词的用法,例如“之”可作助词(取独、定语后置标志)或代词。通过句意分析法推断虚词用法,如“以”表目的时读“来”,表承接时读“于是”。
二、特殊句式
判断句
用“者……也”“即……也”等结构表示,如“师者,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”。判断句需注意古汉语中“非”“不”等词的特殊用法。
被动句
通过“于”“见”“为”等标志识别,例如“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”。被动句需结合语境判断标志词。
省略句与倒装句
- 省略句: 如“信而见疑,忠而被谤”中省略主语。 - 倒装句
三、常见考点篇目
《论语》 如“三人行,必有我师焉”。2. 《史记》
例如“卒廷见相如,毕礼而归之”。3. 《屈原赋》
如“朝饮木兰之坠露兮,夕餐秋菊之落英”。
四、备考建议
系统学习: 结合教材与《高考文言文知识清单》进行系统复习。- 强化训练
高考文言文部分分值占比约19-20分,其中文言基础知识(10%)、文意理解(30%)、翻译(30%)和信息筛选概括(10%)是主要考查内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