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组织提拔干部谈话中,评价他人需遵循客观、全面、建设性原则,具体可从以下方面展开:
一、工作能力评价
业务能力与业绩 - 考察工作态度(如努力程度、创新思维、问题解决能力)及实际成果(如项目完成质量、效率提升)。例如:“该同志在[具体项目]中展现了出色的组织协调能力,通过[具体措施]有效推动了任务完成。”
- 强调实际贡献,避免空洞评价,如:“通过引入[新技术/新方法],使部门业绩提升了XX%。”
团队协作与领导力
- 评价团队带动能力(如激发同事积极性、促进合作氛围)及领导艺术(如决策科学性、激励下属方式)。例如:“善于营造开放沟通环境,多次组织跨部门协作项目,提升整体工作效率。”
二、品德与素养评价
道德品质
- 关注诚实守信、责任心、抗压能力等基础品德,如:“工作中始终坚守原则,对待同事真诚友善,遇到困难主动承担。”。
- 避免人身攻击,客观描述不足,例如:“需进一步提升时间管理能力,以应对多任务并行场景。”。
政治素养
- 评估政治立场、政策敏感度及团队政治方向把控能力,如:“在[具体事件]中坚决贯彻上级指示,维护了团队政治稳定。”。
三、群众基础与潜力评价
群众口碑
- 通过同事、下属反馈,考察亲和力、服务意识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,例如:“深受群众信赖,常主动帮助解决基层困难,树立了良好形象。”。
发展潜力
- 结合学习能力、适应能力及创新思维,指出成长空间,如:“虽经验尚浅,但学习能力强,建议加强[具体领域]培训以提升综合能力。”。
四、评价原则与技巧
客观公正: 以事实为依据,避免主观偏见,如:“根据项目数据评估业绩,而非仅凭主观印象。”。 褒扬为主
避免空话:具体事例比笼统评价更具说服力,如:“通过[具体事例]展现了卓越的执行力。”。
通过以上维度综合评价,既能全面反映被考察对象的综合素质,又能为组织提供客观参考,助力选拔出德才兼备的干部。